首页 » 山西旅游攻略 » 山西旅游 » 锡崖沟挂壁公路和郭亮村挂壁公路(太行山深处康养福地)

锡崖沟挂壁公路和郭亮村挂壁公路(太行山深处康养福地)

发布于:2022-12-04 10:43

浏览:383次

太行山山谷里有一座小村庄,四面环山,山体陡峭。几百年前,为了躲避战乱,逃难的人迁居在这里。

现在,这个村子已经有两百多户人家,村子的名字叫锡崖沟村。

从外界通往锡崖沟的公路,在半山腰的峭壁上,所谓的隧道看上去极其简陋。从外面看,就像峭壁上开设的窗户。

然而,几十年前的六十年代,这条路并不存在。

锡崖沟人想看到村外的天空,至少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走出村庄。想和外界对话,需要向山下喊话传讯,锡崖沟人称之为“喊山”。

村子里有一条大峡谷,两边如刀劈斧削,全长15公里,岩石呈红色,故而得名赤焰峡。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卢云亭称它为,“中国北方最雄伟的大峡谷之一”。

尽管守着美景,但锡崖沟人的心思却全在如何走出村庄之上。于是,村委会决定召开会议,研究凿山开路。

刚从工程兵部队退伍的宋志龙是会议的骨干成员,这场会议开了8天8夜。得知锡崖沟要凿山开路,当时的陵川县县委书记带着秘书,牵着马前往锡崖沟。

由于道路难行,马摔死在了悬崖下。不过,县委书记还是把开路的3000元资金,从山崖上垂吊给了锡崖沟村。

有了钱,村里的壮年男子全都上了一线,他们用手中的钢钎和铁锤,发誓要征服太行山。

几千年前,愚公就是这样带着全家老小上阵。

几千年后,一群山西汉子做成了愚公的样子。

就这样,800名锡崖沟人耗费了30年时间,付出了18个人的生命,终于开凿出了一条7.5千米长的挂壁公路。

1991年6月28日,这条之字型的公路终结了锡崖沟人与世隔绝的历史。

路通了,外界突然发现锡崖沟是避暑的宝地。于是,锡崖沟人告别了外出谋生的打算,经营起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乡村旅游产业。

锡崖沟,一处陵川的康养福地。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186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西处处有风景,太行深处有人家,乡村旅游值得去

山西处处有风景,太行深处有人家,乡村旅游值得去

2022-12-04

山西的太行之美,有民族脊梁、抗战英烈之壮美,也有巍峨气势、秀美风光的生态之美。依托太行山优越的区位条件、壮美的自然山水、厚重的文化底蕴,山西省积极探索和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使得太行山赋予阳泉神奇造化,造就左权山水画廊迷人风景,又集壮美山川于上党,在晋城开辟康养康疗绝佳之地。 冬日山西好风光,大美太行深处有人家。趁着暖阳,不妨开启一段 …

山西旅游经典线路,穿越太行山,重拾水光山色

山西旅游经典线路,穿越太行山,重拾水光山色

2022-04-09

清明小长假结束了,遗憾的是这个清明天气骤冷,大家可能无外出欣赏春日美景。节后气温开始回升,马上又是万里春光无限好,小编收集了几条山水线路, 何不利用周末时间,体验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 绵延八百里,蜿蜒多起伏的太行山位居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处。这里山有多高,土就有多厚。就是在这里,蕴涵着丰富的黄土文化,太行山下的沃土和黄河的水,哺育了中华 …

山西“六大”令人瞠目结舌的景点

山西“六大”令人瞠目结舌的景点

2022-11-28

1.几根木枝就能支撑起一块儿巨石?-支锅奇石 支锅石是三晋第一奇石,传说为汾河神台骀治水时留下的遗迹。支锅三石,上为一高3米,宽2米的球形巨石,下以两小石为支脚,傲立于约40度的斜坡上,看似风一吹摇摇欲坠,实则稳如泰山。 支锅石并不是今人发现的。早在清代已被列为宁武八景之一。宁武旅游业尚未开发之前,曾有人爬上坡顶试推,据说一人推似在摇动,多人推一点 …

山西有座绝世小城,我想去看看

山西有座绝世小城,我想去看看

2022-11-18

  不去高海拔的西藏,也不去遥远的新疆,就在祖国中部,就有一个隐秘大美之地,去那里体验一次,保证你终身难忘。 想看到这样的世界级风光,可没那么容易。 这绝对是勇敢者的自驾路,巍巍天路悬崖峭壁上悬,云中高挂,看着都心惊胆战。 到了这里,我愿意坐井观天下,泛舟那一汪碧翠,不知今夕是何夕。 这个小县城,就是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平顺。 虽名不 …

山西最有味道的小城,名气虽不大,但景色十分令人向往

山西最有味道的小城,名气虽不大,但景色十分令人向往

2022-11-24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寥寥几笔,山西风貌便尽述其间 相比于早已出名的太行山 吕梁反而有些待字闺中的味道 作为黄河与汾河的分水岭 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化 吕梁,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的小城 那里的山,如传统国画般重墨披挂 那里的水,在晋陕峡谷中奔流不息 这一次从这座小城,认识山西的另一面! 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 …

山西让人留恋的七大峡谷 ,爱旅游的你,绝对会不虚此行

山西让人留恋的七大峡谷 ,爱旅游的你,绝对会不虚此行

2022-11-27

山西的大峡谷各具特色,或伟岸俊秀,或雄伟硬朗,或铁骨铮铮,其美其峻其险不亚于世界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峡谷。今天我们就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七大峡谷景色和大家共赏! 平顺通天峡 通天峡,位于平顺县城东30公里的虹梯关乡境内。这里山峰叠翠,沟壑深深,碧水连连,既有太行山雄险之壮美,又有南国水乡之灵秀。号称“华北第一山水峡谷”、“北方小九寨”。 整个峡谷西高东低, …

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山西的大院、山西的自然景观、山西的文物古迹、山西的新街古巷

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山西的大院、山西的自然景观、山西的文物古迹、山西的新街古巷

2022-12-04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喜欢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山西的大院、山西的自然景观、山西的文物古迹、山西的新街古巷、山西的风情…… 作为一名山西人,让我们一起领略山西好风光,小编搜集了一些“山西之最”,满满的自豪感哦!最有名、最好玩、最有趣……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临汾吉县壶口瀑布 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 …

太行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三晋脊梁 唯有太行

太行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三晋脊梁 唯有太行

2022-12-12

在山西境内绵延数千里的黄河、长城、太行山环环相扣,完美构成山西边界的围合物,也正是黄河、长城、太行山这三大线形资源体精准划出了山西的边界。从黄河看,其西岸为陕西,南岸乃河南,黄河构成山西西部和西南部的天然屏障;从长城看,其扼守山西北部全境,成为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千年堡垒;从太行山看,其居于山西东部和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山 …

太行山和愚公移山(太行山愚公移山精神)

太行山和愚公移山(太行山愚公移山精神)

2022-12-13

太行山总长数百公里,主要分布晋、冀、豫三省,太行山主体大部渗入山西腹地。其拥有的太行山属地约占全山面积的80%。山西太行山由于古地质年代剧烈抬升形成的狭长深切断裂带在全球都是罕见景观;太行山腹地广阔,中条山、太岳山、五台山等重要山体都是太行山支脉;从山西太行山广义地域角度看,其面积占到山西省总面积的近40%。 阅读神话太行,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 …

山西天脊山简介和历史(太行天脊山景区自由行攻略)

山西天脊山简介和历史(太行天脊山景区自由行攻略)

2022-12-14

太行山总长数百公里,主要分布晋、冀、豫三省,太行山主体大部渗入山西腹地。其拥有的太行山属地约占全山面积的80%。山西太行山由于古地质年代剧烈抬升形成的狭长深切断裂带在全球都是罕见景观;太行山腹地广阔,中条山、太岳山、五台山等重要山体都是太行山支脉;从山西太行山广义地域角度看,其面积占到山西省总面积的近40%。 步入山水太行,放眼望去,所见景致既具 …

一座堪称世界级的山村,浓缩了太行山最美的景观

一座堪称世界级的山村,浓缩了太行山最美的景观

2022-12-18

在太行山的景色中,小编独偏爱山村美景。太行山村不同于徽州古村,没有它们的缥缈与韵味,也不同于江南水乡古村,没有它们的精致与多情,但它有着其他山村没有的险峻与古朴,这里的古朴不是装出来,而是隐忍于环境的淡然。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选挑选出了太行山最美的三座古村,它们或群山环抱、或飞瀑壮观,但它们都有着堪称世界级的景致,它们大多位于河南与山西的交界 …

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一斗水村值得一去

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一斗水村值得一去

2022-11-30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令人心驰神往,而在云台深处就静静坐落着一座这样的世外桃源——一斗水村。 在夏天的时候,枝叶茂盛,只有走进这里才会看到房屋,“有山有水有树林”也成为了一斗水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描写太行山的诗句(锦绣山河锦绣诗文)

描写太行山的诗句(锦绣山河锦绣诗文)

2022-11-30

就是南太行的脊梁 那是一种无穷岁月打造出的刚毅 丹河湾 就是南太行的脸庞 那里悄悄把一片令人欣慰的优雅深藏

太行山悬崖之上一户人家 一树一院一个山村

太行山悬崖之上一户人家 一树一院一个山村

2022-12-02

就是这样一个村子, 却是建在了一座山峰悬崖之上, 这是平顺县丕兰岩乡佛堂行政村的 一个自然村。 山村 位于海拨1400多米的山顶之上, 远远望去,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现状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现状

2023-01-17

大寨,是太行山深处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大寨村人可不普通,大寨人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人间奇迹,把过去“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今天的鸟语花香花果山。大寨,在新中国的历史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大寨村村委会 摄影李平安 2016年1月2日 2013年5月,大寨人民公社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循着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