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人文 »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发布于:2022-12-04 10:57

浏览:169次

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拜汉元帝。汉元帝下诏曰:“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则将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元帝本纪》)王嫱,就是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还进一步记载了昭君出塞后的生活:“生一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生二女……”

昭君出塞和亲是汉匈双方的政治大事,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汉匈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国力上都损失很大,百姓苦不堪言,因而双方都不愿继续战争。呼韩邪单于自愿与汉和亲,昭君挺身而出,化作和亲纽带,为汉匈人民带来了60余年的和平,芳名传千古。多年来,经众多专家先后实地考证后提出,昭君出塞不但途经朔州地区,而且埋葬于朔城区的青钟村。

匈奴单于偕其敬重莫比的准阏氏昭君北归,场面隆重排场,乘舆车马众多,随行人员自然不少,路线的选择当然极其重要。当时可供选择的不外有东、中、西三条路线。中路,由关中(长安)东来,经蒲津桥(今永济西蒲州镇与陕西大荔朝邑镇间)东逾黄河,循涑水河、汾河、桑干河三河谷道北上,经句注(今雁门关)、杀虎口出塞,是秦汉以来我国政治中心西移关中后形成的通向塞北的一条大道。另有西路,由长安循泾水河谷西北行,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取秦直道北上,经当今陕甘交界的子午岭至五原北去。还有一条东路,是由中原循太行山东麓即今京广线参差北上,至井陉口折西北到句注,直至杀虎口出塞,这是先秦时中原通塞北的传统大道。

众多专家们分析,上述三条道路,东路显然因屈曲悬远不会选用; 西路距离、行程虽近于中路,却横亘着广袤的毛乌素沙漠,人畜行旅维艰,还须乘舟北渡黄河天堑,“无风三尺浪”,大有风险;中路则不独无沙漠之虞,免黄河舟船之渡,更有涑水河、汾河、桑干河三条河谷用水之便,且大队出发时正值初春时节,中路的风沙又轻于西路,再加西路人烟稀少,比不得中路郡县相接,居民凑集,沿途红火热闹。因而取道中路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当时汉匈双方的选择无疑也非此莫属。

这个分析与朔州地区的历史记载及传说也非常吻合。千百年来,相传昭君路经朔州后,在朔州地区留下了不少相关遗迹,甚至还产生了独特剧种“耍孩儿”。

据传,当年昭君出塞临近杀虎口,因为出了杀虎口就是匈奴地界,昭君回马南望,只见群山叠嶂,长城蜿蜒,惆怅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不禁哭出声来,后人就把此岭叫“啼哭岭”。也有人说是因马也体察到女主人的心理踟蹰徘徊,久伫成窟,人们便称此处为蹄窟岭。对此,清雍正《朔平府志·右玉县》记载为:“东古城,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汉王昭君栖迟之迹。……盖因出塞,道经此岭,岭路石上有马蹄痕迹,至今尚在,故名。”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记载:“蹄窟岭在右玉县东五十里,连左云界。相传昭君出塞道经此。”民国《左云县志》也有相关记载。

《应县志》中记载“耍孩儿”剧种产生的原因是:相传,昭君出塞时在句注塞举行了换装仪式。当昭君换上胡服,由婚轿改乘坐骑时,望着眼前一片荒凉,思汉心切,禁不住悲从中来,泣不成声,哽咽不止。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而模拟其悲切凄怆之调,配上叠褶回复的歌词进行演唱,代代辗转流传,形成独特的剧种,取名“耍喉儿”,后演绎为“耍孩儿”。现在,这一剧种已成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流传更为广泛久远的是,雁门关北侧紫荆山边塞之下的青钟村,据说就是昭君死后栖身之地,这里有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 “青冢”。自古以来“青冢”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王昭君墓。传说昭君出塞时路过一个叫旧堡的村庄,见这里春花初开,青草遍地,牛羊遍野,眼前紫荆山,起伏连绵、紫气升腾,彩云缭绕、气象万千,因而命人将村名改为青庄村(今青钟村),并表达了逝后葬在此地的意愿。昭君“大命方尽”,单于当即派人奏报大汉王朝,而飞书汉帝的奏表却迟迟不见回音,单于回思昭君生前意愿,就下令把昭君葬到汉匈边境的青庄村。昭君埋在此地后,改名“青冢”。

昭君死后,到底身归何处,历来众说纷纭,各执己词,莫衷一是,已成千古之谜。现在,在全国范围内的昭君墓,一说23座,一说11座。据考古人员在对颇有影响力的“八拜昭君墓”和“朱堡昭君墓”考证时发现,这仅仅是两座汉代烽燧遗址。“达拉特旗昭君墓”也不是人工修筑的古代墓葬,而是一座天然的石山。而最具影响力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也并非昭君真正墓冢,经考证它是昭君的“衣冠冢”。

关于青钟村的青冢,除了传说,史志也多有记载。《辽史·太祖纪上》载:“(神册元年)八月,拔朔州,擒节度使李嗣本,勒石纪功于青冢南。”《马邑县志》与《云中郡志·陵墓》也都有关于青钟村昭君墓的记载:“青冢,在县西南三十里,阔四五亩,高三丈余,俗传汉王昭君墓。”金元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元好问《雁门关外》诗:“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地点更直指朔州。其中的“马邑”,即为现在的朔城区; “天围青冢”指的是没有围墙的王昭君墓,正与青钟村的昭君墓地情形相符。

青钟村位于朔州市区南20公里处,原名旧堡、青庄、青冢。明万历、民国《马邑县志》与雍正《朔州志》记载均为“青冢”,传因有昭君墓而得名。后村民觉得“冢”字不吉利,遂改为青钟村。青钟村现存的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藏山大王庙记》云:“青冢村旧有藏山大王庙一座”、“恩膏紫塞,俎豆青钟”,记录了青冢与青钟村的名称变化。

1899年出土于敦煌千佛洞的唐代《王昭君变文》(以下简称《变文》),也为研究昭君出塞路线及葬址提供了佐证。变文多是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实依据,但其故事梗概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提到,昭君归葬途中“一百里铺氍毹毛毯,踏上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表明送葬队伍已南行600里。可见,昭君的死处与葬址相距甚远。经考证,从呼和浩特市单于牙帐出发经右玉杀虎口到青钟村,其距离正好是600里,印证了《变文》的相关记载。同时,多年后,汉哀帝差使者杨少徵和番,返回途中走到番汉边境,看到昭君墓,宣读了皇帝的祭文。“汉使行至番汉界头,遂见明妃之冢……宣哀帝之命”,也应该就是指此。

另外,文中对昭君下葬地点的描述是“坟高咫尺号青冢……只今葬在黄河北”。青钟村王昭君墓正南方约100 米处有一道河,叫黄水河,现只存古河道,《马邑县志》有明确记载。这也与青钟村王昭君墓的位置相符。“黄河北”应是“黄水河之北”的略称。在古诗中,“黄水河”略为“黄河”,与李白诗“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把“玉门关”略为“玉关”是同一种常见的诗句表达形式。

2009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考古专家曾在青钟村昭君墓地周围考察。经鉴定,从墓地地表拣拾到的“长乐未央”、 “千秋万岁”、 “万岁无极”等瓦当残片,断定墓葬建于汉代。残片中的壶、罐之类明显属于西汉时期,板瓦残片则属于东汉时期,同时根据板瓦形制推断,墓地当时应该有过大型建筑。现状表明,墓葬封土位于方形平台之上。对于这一发现,结合史志记载,2013年8月21日《山西日报》曾以《昭君坟茔今安在》为题,作了昭君坟茔在此地的专题报道。

历史上王昭君只有一人,而真实的昭君墓理应只有一座,当时雁门关附近的青钟村地属“番汉界头”,“明妃之冢”为青钟村的昭君墓,与史迹多处吻合。

两千多年来,王昭君已成为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精神的楷模和文化的符号。昭君精神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闻名中外的“昭君文化”。在朔州,由于历史上对昭君死后归葬的史事重视不够,探究也不深入,青钟村昭君墓与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墓的名气难以相比,但由于考古工作的进展,朔州的“昭君文化”研究,应具有更大的价值。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187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太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阳城鼓书)

太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阳城鼓书)

太行山 “首始河内,北至幽州, 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 呈东北—西南走向 由此形成的太行山文化带 纵贯南北400余公里 大量的非遗文化遍布太行山 上党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是用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说,在明朝末年 …

2022-12-05

朔州15个地方美如画的地方(朔州秋天适合去的地方)

朔州15个地方美如画的地方(朔州秋天适合去的地方)

这个秋天,愿时光多一些明媚,岁月静好,你亦无恙。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让我们一同去看看。 《瀑布》 山阴县蝴蝶谷。翠屏山深处,溪水经过悬臂,流过石卵,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场景震撼。 《通天之路》 山阴县后所乡。一条通往广武的乡村公路,杨树通天,秋季来临,一条黄金大道通向远方。 《胡杨林》 朔州郊区。这里的胡杨林非常漂亮,距离离市区约15公里。行走到 …

2022-12-05

山西这些手工艺品,如果有机会可以买到,一定不可错过

山西这些手工艺品,如果有机会可以买到,一定不可错过

高平绣活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在色彩的搭配上尤其具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黑、蓝、红、紫、或淡蓝、金、银为主要色彩,在表现手法上常常将表现内容大胆的加以夸张变形,不求形似,注重神采,构图饱满,极其符合中

2022-12-22

这条贯穿山西一半古城,最佳山西人文自驾路线

这条贯穿山西一半古城,最佳山西人文自驾路线

要说中国最精美的古塔,要数应县古塔,这一座建造于辽金时期的木塔,连梁思成第一次见到它时,都感叹道:“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两塔均为13层,全高都在54·7米以上,在中国所有的双塔中位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