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人文 » 太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阳城鼓书)

太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阳城鼓书)

发布于:2022-12-05 09:56

浏览:152次

太行山

“首始河内,北至幽州,

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

呈东北—西南走向

由此形成的太行山文化带

纵贯南北400余公里

大量的非遗文化遍布太行山

上党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是用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说,在明朝末年,晋城市阳城县有一个女孩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她嫁给了晋城城区一个史姓人家,并与史翱鸣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班”

从清咸丰间到1937年抗战前夕,这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职业班社多达200多个,剧目千个,并造就了号称一代戏王的赵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驴、曹火柱等知名演员。

阳城鼓书,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中期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熟,是阳城土生土长、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其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

在抗日战争时期,鼓书艺人身背书鼓、三弦,活动在抗日一线,利用阳城鼓书这一有力武器,宣传抗日,唤醒民众,鼓舞群众斗志,起到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

除去上党梆子、阳城鼓书,还有新绛澄泥砚、晋城珐华器、晋剧等非遗在民间大放异彩。

五千年时光,诸多太行山文化以文化传承的方式流传于民间,成为了一个地方的民俗和民风。他们独一无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1960.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拜汉元帝。汉元帝下诏曰:“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则将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元帝本纪》)王嫱,就是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还进一步记载了昭君出塞后的生活:“生一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 …

2022-12-04

晋剧是指山西什么路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

晋剧是指山西什么路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此被称为中路梆子。晋剧唱腔丰富,包括乱弹、腔儿、曲子,传统剧目有400余本。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 …

2022-12-29

山西这些手工艺品,如果有机会可以买到,一定不可错过

山西这些手工艺品,如果有机会可以买到,一定不可错过

高平绣活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在色彩的搭配上尤其具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黑、蓝、红、紫、或淡蓝、金、银为主要色彩,在表现手法上常常将表现内容大胆的加以夸张变形,不求形似,注重神采,构图饱满,极其符合中

2022-12-22

这条贯穿山西一半古城,最佳山西人文自驾路线

这条贯穿山西一半古城,最佳山西人文自驾路线

要说中国最精美的古塔,要数应县古塔,这一座建造于辽金时期的木塔,连梁思成第一次见到它时,都感叹道:“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两塔均为13层,全高都在54·7米以上,在中国所有的双塔中位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