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秧歌戏是以朔州为中心流行的晋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戏剧种类,也是融拳术、舞蹈、戏曲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街头广场艺术。 朔州秧歌戏由秧歌和秧歌演变而成。踢秧歌最初只是表演拳术,之后逐渐舞蹈化的秧歌是为了娱乐。由于需要两人经常一起演出,形成了沙滩秧歌。土摊秧歌可以组织大规模的团队在街上演出,也可以进入大厅演出。过街演出时多是变化队形的大场景,入院演出多是锣鼓声中唱响应时应景的祝贺性喜歌。
渐渐地,土摊秧歌出现了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固定剧本,在音乐上逐渐走向专用曲,形成了固定曲子,在表演上也积累了“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大小控步”、“一字四品步”、“兔儿旋窝”等固定程式。清朝初年,随着地摊秧歌的发展和创新,各村各地出现了很多受欢迎的秧歌艺人,出现了新的组织形式聚集班。这种班社把有名望的秧歌艺人聚合起来,用鼓板按节、丝竹随腔,离开土摊,登上舞台。经过漫长历史的孕育,朔州土地上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戏曲剧种——大秧歌。
传统的朔州秧歌主要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梁山泊英雄惩恶济善、除暴安良、刺探情报、劫狱救友的故事。朔州秧歌主要是在节庆、贺生、祝寿、筵宾、还愿等民俗活动中表演。男角称“踢鼓子”,女角称“拉花”,成对表演,多扮成《水浒》中的人物,表演粗犷奔放。有入户拜年、广场表演、进院祝拜、坐灯官、压街镇邪、烧香祭风、灯场游园、旋旺火、接下程等一系列程式。表演分子场、小场子和过街场,各有自己的表演形式。 小演唱秧歌亦称小秧歌,演唱曲调融合了社火曲牌、庙堂音乐和民歌小调等,以歌为主,以舞为辅,往往和踢鼓秧歌交叉进行,活动多在街头、广场、院落,常常演出一些小剧目、选场选段或整本戏。
朔州大秧歌高手辈出。上世纪50年代有周元(须生),他唱腔圆润、韵味淳厚。上世纪60年代有白俊英(工青衣),她口劲好、吐字清、唱念俱见功夫。老艺人张元业,小名元顺,艺名元顺旦,曾拜薛宏、常海为师,20岁时随师住秧歌班社学唱,后被朔州、应县、内蒙古等地区的很多秧歌班社聘为青衣演员,以扮演《夜宿花亭》中的张美英、《明公断》中的秦香莲、《断桥》中的青蛇闻名。从1953年新乐剧团到1956年朔县大秧歌剧团成立,他一直担任青衣演员,并教出白俊英等十几位女徒弟。当地百姓有“看看元顺旦,三天不吃饭”的说法。其子张福自幼随父学艺,精通敲、打、吹、拉、弹、唱各种技艺,培训出秧歌艺术人才100多人,是朔州大秧歌优秀的传承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朔州秧歌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分散四处的艺人自愿组合,集中起来走村串镇演出,朔州大秧歌进入了昌盛时期,剧目除演传统的出、会、本戏以外,还演出移植剧目。1953年国家委派有关人员协助选拔技艺较高的艺人,组织起一个规模大、艺术水平高的戏班——朔县新乐剧团,成为大秧歌第一个有组织的演出团体。1956年,这个剧团正式改名为朔县大秧歌剧团,招收了第一批女演员,行当再次扩大。1966年剧团被迫停演,第二年解散,艺人返乡,一直到1970年剧团恢复,艺人们再次回团,重整旗鼓,招收了第三批学员,并在全县成立了21个业余秧歌剧团。“文革”结束后,戏曲获得新生,1977年历史剧重返舞台,1979年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为朔州大秧歌传统戏《泥窑》录像。上世纪80年代,百姓对看戏的渴望继续刺激着民间小戏的演出市场,朔州大秧歌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朔州大秧歌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
目前,由于创编人员匮乏、优秀演员流失、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经费严重短缺等原因,大秧歌剧团只能参加一些公益演出或社会活动,面临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124.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拜汉元帝。汉元帝下诏曰:“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则将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元帝本纪》)王嫱,就是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还进一步记载了昭君出塞后的生活:“生一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 …
朔州喜乐是什么意思?山西民俗文化之一
朔州“喜乐”最早是土著居民对付恶狼野兽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百姓对抗各种自然灾害的祭祀活动,唐宋时期成为禳神驱鬼还愿的祭祀活动,最终形成于清末。 朔州喜乐是融舞蹈、杂技、曲艺、民歌、戏曲于一体
山西风陵渡赵村历史介绍-山西风陵渡"渡"字由来
在万里黄河大拐弯处,风陵古渡口旁,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他的名字叫赵村。相传以前村子四周建有城墙,城址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南北城墙的中间并列有两个城门。村中央有一建筑,高大雄伟,好像一个轿顶,而城像一个大轿式,南北各两个城门,好似穿轿杆的两个洞,而东西各有一城门,好像轿的窗,因而人们称此村为轿村。久而久之,语音变化,轿村被称为赵村。赵村 …
2023-01-11
山西7旬夫妻建三间瓦房独居深山,靠山吃山养老
今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又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按照晋南民俗,要在腊八节这一天吃饺子,头一天下午老妈就打电话让今天中午回老家一起吃饺子 吃完饺子孩子说放假后一直闷在家里,提议要上山去呼吸新鲜空气,一行6人便驱车前往中条山上游玩。 在进山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背着柴火回家的大娘,问起山里的居住情况,大娘笑着说现在山里都没人住了,除了2个养牛的在山里临时 …
2023-01-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