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神雕侠侣》
昨天晚上,突然传来噩耗,那个陪伴了几代人的文学巨人,走了。
著名作家金庸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这位武侠小说之父驾鹤西去,生命有辉煌灿烂的成就。他原名叫查良镛,“金庸”作为他响亮一生的名字时,他31岁。
高晓松说:“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
金庸先生的书法作品
相信金庸先生的山西书迷们一定知道,
他曾将山西很多地方写进小说。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先生创作了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等15部
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而这些成为无数人的精神信仰
在这些小说中
山西是个绕不开的地方
更是成为金庸小说中故事发展的必要之地
《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的七个弟子全真七子,都是武功高强的世外高人。据说在山西的太原龙山上居然真有他们的痕迹。
龙山石窟第7窟为七真龛,七真龛的内容是全真教的“全真七子”,系王重阳祖师的七位弟子,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他们以后各创门派,成为祖师,故称之为“玄门列祖”。
金庸一剑走神州,中华之大,北方惟山西笔墨众多。在金庸笔下,多部作品提到山西,今天小编为您盘点那些金庸笔下的山西江湖。
恒山
恒山 《笑傲江湖》中有恒山派,见性峰为恒山派总部所在。在金庸笔下,没有哪一门派比恒山派纯净而忧愁。在令狐冲做恒山掌门前,恒山和峨眉山一样,也是女人山。
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
悬空寺
悬空寺是恒山最为奇妙的建筑,《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就是被哑婆婆绑在悬空寺。悬空寺靠西面东,俨若精巧、别致、玲珑剔透的玉雕悬于一幅巨大的屏风上。寺内共有殿宇楼阁40间。南北有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由低向高三层叠起,离地百余尺,附于绝壁上,三面环廊国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架栈道相连,高低错落,木制楼梯沟通,迁回曲折,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整个寺面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能让你体会到一种在国内其它寺庙体会不到的奇险感。
风陵渡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古人。
在《神雕侠侣》里,风陵渡是郭襄(郭靖的小女儿)与杨过邂逅的地方。
风陵渡,在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距县城30公里,与河南、陕西省为邻。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
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运城盐池
《神雕侠侣》中,杨过在山西南部的黑龙潭捉九尾灵狐,九尾灵狐的主人瑛姑就隐居黑龙潭。书中描写黑龙潭时,说“方圆七八里内草木不生。黑龙潭本是一座大湖,后因水源干枯,逐年淤塞,成为一片污泥堆积的大沼泽”。而晋南今运城地区,确有“大泥沼”,即著名的盐池。
运城盐池南依中条山脉,形状宛如一个天然沐盆。前代诗人称它是“平浦横拖一匹练”。盐池所出产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杂质少,并含有多种钠钙物质。运城盐池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
雁门关
《天龙八部》中雁门关是一个发生悲剧的地方。萧峰的父母在此被中原群豪阻杀,这一事件是全书重要的逻辑起点,人生悲剧由雁门关这次意外开始,以雁门关悬崖自杀而结束。萧峰眼中的雁门关:但见东西山岩峭拔,中路盘旋崎岖,果然是个绝险的所在。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娘子关
娘子关 《鹿鼎记》第三十八回《纵横野马群飞路,跋扈风筝一线天》中,建宁要做大元帅,去打番邦。康熙笑道:“你不肯读书,跟小桂子一般的没学问,就净知道戏文里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子平阳公主,她做元帅,统率的一支军队,叫做娘子军,她驻兵的关口叫娘子关,厉害得很。”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并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天然屏障。
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五台山
五台山 《鹿鼎记》中,老皇爷顺治在清凉寺剃度,韦小宝去五台山护驾救主。从韦小宝所遇的海大富始,两朝皇帝、真假太后、前明公主、江湖豪客、少林方丈、西藏活佛、御前侍卫、贩夫走卒都出现在五台山,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并列为首位。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据《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汾酒
《笑傲江湖》中写道:伯光提起酒坛倒了一碗,道:“你尝尝,怎么样?”令狐冲举碗来喝了一大口,大声赞道:“真好酒也!”将一碗喝干,大拇指一翘,道:“天下名酒,世所罕见!”田伯光笑道:“我曾听人说,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
统计发现,金庸在十四部武侠小说中,只提过一种白酒,就是“汾酒”,并一连写了10次。同时,他还在一部书中连续3次提到“竹叶青”。
《鸳鸯刀》中,那少女坐在甘亭镇汾安客店的一间小客房里,桌上放着一把小小酒壶,壶里装着是天下驰名的汾酒。这甘亭镇在晋南临汾县与洪洞县之间,正是汾酒的产地。
六千年酿酒史,一千五百年成名史,华夏大地上还没有哪种酒拥有这样悠久的历史、这样延绵不断的血统,它们被封装在土陶罐里,陈藏于遥远的侠客时代中,以侠借酒气,以酒助侠情,谱写了一出又一出传奇的江湖梦。若干年后,我们当记得,这些刀光剑影飞沙走石的江湖梦中,有鲜衣怒马的侠客,有削金断玉的利剑,有红袖添香的美人,也有让无数侠客们魂牵梦绕的山西汾酒。
全真教
《射雕英雄传》中,中神通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王重阳生活的年代是1113年 —1170年,这个和小说相符。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因参加武举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嚞(或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以“害风”为自称,是全真道的开创者,被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收了七位弟子,就是全真七子分别是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真正的王重阳也像小说电视中说的那样,修了一座活死人墓,坐在墓中修炼,过了几年得到开悟了,又把活死人墓填了,开始传道。王重阳去世之后,马钰接任教主,他的弟子们开始在各地传教,因为全真教主张无为,从事个人的真性修炼,所以慢慢的吸引了一大批人。
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西南约二十公里处,窟内雕有三清、虚皇、张天师、三皇、玄真子、披云子和北七真石像,主要是由宋德方及其弟子修建而成,1234年初,宋德方途经太原龙山,发现吴天观和两个石窟,遂主持修建昊天观开凿龙山石窟。石窟造像艺术一般指的是在天然山体岩石上,通过雕刻而成的造像艺术,基本以石雕为主。
第7窟为七真龛,七真龛的内容是全真教的“全真七子”,系王重阳祖师的七位弟子,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他们以后各创门派,成为祖师,故称之为“玄门列祖”。
日月神教(明教)
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徵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二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唐大历三年六月二十九日,长安洛阳建明教寺院“大云光明寺”,此后太原、荆州、扬州、洪州、越州等重镇,均建有大云光明寺。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自此之后,明教便成为犯禁的秘密教会,历朝均受官府摧残。明教为图生存,行事不免诡秘,终于摩尼教这个“摩”字,被人改为“魔”字,世人遂称之为魔教。
这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一段。在山西晋中的介休,有一处神秘如魔教般的古代建筑,叫祆神楼,却和张无忌的明教有莫大关系。
金庸在书的最末一章终结全书时写道:自此中原英雄倾心归附明教,张无忌号令到处,无不凛遵。明教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不齿,被目为妖魔淫邪,经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变,竟成为中原群雄之首,克成大汉子孙中兴的大业。其后朱元璋虽起异心,迭施奸谋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是以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明朝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祯十七年甲申,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均从明教而来 ——张无忌系小说人物,而朱元璋则是历史人物。小说中把朱元璋一伙说成是明教徒,言其江山是明教中人打下的,故其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的说法,源自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
如今金庸先生也已作古,带走了一个时代,带走了我们的记忆,也带走了一个长存千古的大侠。
而我们只能空留一腔难以名状的悲伤和感慨,致敬那些陪伴了我们青春的经典武侠小说,致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经典武侠影片。
此后,江湖远,剑影长,一笔一凋落,一字一苍茫。
相见江湖永不相忘,金庸先生,一路走好!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450.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西风陵渡赵村历史介绍-山西风陵渡"渡"字由来
2023-01-11
在万里黄河大拐弯处,风陵古渡口旁,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他的名字叫赵村。相传以前村子四周建有城墙,城址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南北城墙的中间并列有两个城门。村中央有一建筑,高大雄伟,好像一个轿顶,而城像一个大轿式,南北各两个城门,好似穿轿杆的两个洞,而东西各有一城门,好像轿的窗,因而人们称此村为轿村。久而久之,语音变化,轿村被称为赵村。赵村 …

山西7旬夫妻建三间瓦房独居深山,靠山吃山养老
2023-01-11
今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又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按照晋南民俗,要在腊八节这一天吃饺子,头一天下午老妈就打电话让今天中午回老家一起吃饺子 吃完饺子孩子说放假后一直闷在家里,提议要上山去呼吸新鲜空气,一行6人便驱车前往中条山上游玩。 在进山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背着柴火回家的大娘,问起山里的居住情况,大娘笑着说现在山里都没人住了,除了2个养牛的在山里临时 …
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
2022-12-28
1973年,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盗墓贼吓得精神失常,就连坡上也是怪异现象频出,专家闻讯赶来考古挖掘,竟在土堆下有了惊人发现! 1973年,山西省稷山县境内下了一场大雪,漫天的大雪扑簌簌落在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然而,稷山县马村里有一个土堆却非比寻常,雪落在其上很快就融化了,其他地方皆是白雪皑皑,唯独这里保持了原有的面貌。 …

中国历史上的大水灾(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2022-12-06
中国自古是一个水灾频繁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一次。 一、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我国最早的洪水灾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相传那时大水经年不退。《孟子》一书说,尧的时候,“洪水橫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于是出现了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 …

山西人为什么喜欢吃醋?
2022-12-06 山西人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每次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故乡的时候,对方总会提到两个梗: “哈哈,你们那里煤多” “你们为啥这么喜欢吃醋呀” 关于煤的问题我们就不说了,不过喜欢吃醋确实是山西人在饮食上很大的一个特点,很多山西人到了外边,也都喜欢带一点山西老陈醋,有的人甚至每餐离不开醋,这种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如果没有醋的话,会觉得食物索然无味! 那么到底山西 …

太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阳城鼓书)
太行山 “首始河内,北至幽州, 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 呈东北—西南走向 由此形成的太行山文化带 纵贯南北400余公里 大量的非遗文化遍布太行山 上党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是用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说,在明朝末年 …

山西腊八节吃什么东西(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2022-12-04 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吉祥。夏朝时期称腊日为“嘉平”,商朝为“清祀”,周代则称“大腊”。先秦时期,“腊日”在冬至后的 …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拜汉元帝。汉元帝下诏曰:“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则将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元帝本纪》)王嫱,就是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还进一步记载了昭君出塞后的生活:“生一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 …

山西人是怎么样的?东北人在太原的真实生活
有一部电影叫《北京人在纽约》,说起这个,不禁要说起小编在太原的感受。小编来自辽宁东北,从高考填志愿那天起就与山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学到工作,已经在太原度过了7个年头。现在小编就来说说这些年生活在太原的感受 一、太原饮食 东北人从小吃米,山西人好吃面,大街小巷都是面馆。刚来的那两年真是吃不惯,到现在一天不吃一顿面就觉得缺了点什么,莜面、抻面、 …

山西人在土炕上作画,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炕围画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室内画品,是山西地方文化的一种造型艺术,集合了壁画、剪纸、年画、建筑彩绘的精华。 由于山西地处北方,冬季严寒,需要火炕取暖。但由于火炕是土制,周围的泥巴难免蹭脏了衣服。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用胶水混合白土在环炕的三面墙上涂约半米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脏衣污物之累。 随着“涂炕围”的普及,许多善长绘制建筑彩 …

山西有哪些文化遗产?
2022-11-29 孝义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多,接下来小编就要带你探索一下山西有哪些文化遗产。 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为代表。 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 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 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 …

山西方言笑话,山西人都不一定听得懂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山西方言更是自成一派。很多人在山西生活多年,依然听不懂山西本土方言。那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山西方言种类实在太多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县城,甚至不同的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本土化。就好像大同人听不懂忻州话,太原迎泽区的听不懂太原小店话,你听不懂山西方言实在正常不过,因为山西方言太多变!下面,小编给大家搜集了几则关于山 …

山西方言版《再别康桥》你家乡是什么版本?
2018-03-28 山西方言
无意间听到广播里放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曾几何时,这首情诗撩动着多少春意萌动的少男少女的心。小编玩心大起,想到如果用山西方言来朗读这首诗,还会让你心中的他(她)觉得浪漫吗?我想,应该是搞笑。 求迷兴眼的额走连,正如求迷兴眼的我来 额悄悄呀摆来摆来手,说慢点哇西半的云彩 外河半米的长条条柳树,是黑长来的新媳妇儿 水里头外袭人的已样,在额的心 …

山西有这些传说故事,你知道几个?
2022-11-27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那么推算到现在,女娲是哪里人呢?传说女娲活动在太行山脉,属山西人氏。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以两位英灵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女娲的陵寝位于山西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