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人文 » 四合院一砖一瓦皆中国传统文化

四合院一砖一瓦皆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于:2022-12-16 09:02

浏览:144次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

卢沟桥的狮子,潭拓寺的松,

唱不够红墙碧瓦太和殿,

道不尽十里长街卧彩虹,

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

京腔京韵自多情。

── 歌曲《故乡是北京》

四合院,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其中北京的四合院重传统,善布局装饰,因而北京四合院闻名天下。

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诗中 “三千丈”的“闾阖”指宏伟壮观的皇家宫殿,“百万家”便是百姓居住的四合院。

四合院,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旧时北京城里辉煌的紫禁城与朴素的民宅,都是四合院。

承载中北京生活记忆的,从来不是高楼大厦。三分在紫禁城红墙琉璃瓦的深深殿宇里,七分在胡同深处灰墙黛瓦的四合院里。

因为,那是家。

紫禁城是帝皇的家,四合院则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家。

四合院以一砖一瓦一石,作为一纸一墨一笔,记载着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

悲欢离合中,人情故事里。

四合院 ──宜居之家

四合院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

“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一家老小,谁该住什么房子都有规矩,长辈住正房,晚辈住东西厢房,尊老敬老,长幼有序,是儒家“以礼为法”的秩序美,更是对孝道的坚守。

“寓言假物,不取自白”,中国的诗歌绘画如此,中国的四合院亦是如此。四合院讲究深藏不露,含蓄内敛。

从门楼起,照壁、月亮门、垂花门,形成一道道屏障将视线阻隔,将宅院深藏;

甬道和抄手游廊间曲折的路径尽显曲径通幽之美;

正房、厢房、耳房的面阔、进深尺度各不相同,形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感;

其间点缀着山石花木,寥寥数点,错错落落,意趣盎然。

庭院深深深几许,在古老的四合院里,才能感受到中国式的诗境。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完美呈现。

院门在东南角,八卦中为巽位,是通风之处,可通天地元气。

正房坐北朝南,与周易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相符相映。

院内,以山水花树鸟鱼为笔触点染出“天人合一”的最高居住境界。

住在四合院里,仰望天空,满眼都是皎洁的明月,深邃的星河;漫步庭院,能闻到幽幽花香,听到清脆的鸟鸣虫声,看金鱼在缸中悠然游动......

林语堂说:“最好的建筑,就是使我们居住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

四合院与中国传统美学传统哲学气韵相连,一隅之地尽收天地大美,独辟浮华之外。

这就是中国人的最高居住理想。

四世同堂 ──浓浓的亲情

四合院是个安乐窝,旧时北京城一代代人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里,度过了悠悠岁月。

老北京流行一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说的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夏天。

搭起天棚遮阳,大鱼缸里养着金鱼,种着石榴树期盼红红火火,多子多孙;请来教书先生教孩子读书,养着肥狗,使唤的丫头也吃得白白胖胖。

这句话是对老北京小康之家的真实写照,榴开百子,儿孙绕膝,一家子的幸福莫过如此。

“凉席板凳大槐树,奶奶孙子小姑姑”,这句顺口溜说的则是老北京的普通家庭。

搭不起天棚,凉席树荫亦能取凉。烈日炎炎,搬个小板凳坐在大槐树下,听奶奶摇着蒲扇讲从前的故事,清风拂面,蝉声悠长,胡同里偶尔传来卖豆汁儿的吆喝,遥远而恍惚,只有四合院内一家人的谈笑才是真真切切的。

人间故事与浓浓的亲情,都在四合院里。

四合院里,有四世同堂的其乐融融,有一花一木见世界,有一砖一瓦见众生。

住在其中,心就能安定下来。

多年邻居变成亲 ──暖暖的邻里情

到了后来,也出现了多户合住的四合院,或者加建、改动,成为大杂院。

这里市井生活味和人情味更浓郁,让人无法忘怀。

院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相互帮持的邻里街坊,是心头最难忘的回忆。

狗剩儿他妈,玲儿她爸,东屋的张爷爷,北屋的李奶奶……

西屋炒菜的香味,一定是儿时最馋的记忆;

和玲儿一起打槐花打枣儿,是心里最难忘的一幕;

和狗剩儿一起追猫打狗上房揭瓦,是小时候最痛快的片段;

而被妈妈抄着擀面杖满院追打,揪着耳朵数落,一定是火辣辣的回忆;

回到家火炉子灭了,跟北屋李奶奶借火烧炭,肯定是心里始终不灭的温暖……

东家有难西家帮,一家吵架,满院子人帮忙劝解,多年的邻居变成亲,割舍不断的邻里之情,是最朴实亲切的人情味。

从前的北京城还没有雾霾,三尺一方的土地遍是四合院。

四合院拆了,胡同渐渐消失了,高楼大厦平地起,人们住在高楼里,出了电梯,你向左,我向右。

人情变得淡薄了,我们都是孤岛。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506.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西风陵渡赵村历史介绍-山西风陵渡

山西风陵渡赵村历史介绍-山西风陵渡"渡"字由来

在万里黄河大拐弯处,风陵古渡口旁,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他的名字叫赵村。相传以前村子四周建有城墙,城址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南北城墙的中间并列有两个城门。村中央有一建筑,高大雄伟,好像一个轿顶,而城像一个大轿式,南北各两个城门,好似穿轿杆的两个洞,而东西各有一城门,好像轿的窗,因而人们称此村为轿村。久而久之,语音变化,轿村被称为赵村。赵村 …

2023-01-11

山西7旬夫妻建三间瓦房独居深山,靠山吃山养老

山西7旬夫妻建三间瓦房独居深山,靠山吃山养老

今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又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按照晋南民俗,要在腊八节这一天吃饺子,头一天下午老妈就打电话让今天中午回老家一起吃饺子 吃完饺子孩子说放假后一直闷在家里,提议要上山去呼吸新鲜空气,一行6人便驱车前往中条山上游玩。 在进山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背着柴火回家的大娘,问起山里的居住情况,大娘笑着说现在山里都没人住了,除了2个养牛的在山里临时 …

2023-01-11

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

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

1973年,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盗墓贼吓得精神失常,就连坡上也是怪异现象频出,专家闻讯赶来考古挖掘,竟在土堆下有了惊人发现! 1973年,山西省稷山县境内下了一场大雪,漫天的大雪扑簌簌落在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然而,稷山县马村里有一个土堆却非比寻常,雪落在其上很快就融化了,其他地方皆是白雪皑皑,唯独这里保持了原有的面貌。 …

2022-12-28

中国历史上的大水灾(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中国历史上的大水灾(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中国自古是一个水灾频繁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一次。 一、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我国最早的洪水灾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相传那时大水经年不退。《孟子》一书说,尧的时候,“洪水橫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于是出现了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 …

2022-12-06

在线咨询

hy8899@88.com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