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族谱上在大唐有名的祖先都可以去陕西昭陵祭祖。
人们经常这样说到陕西旅游似乎是去哪里祭祖,所到景点大多是陵墓,而且是从这个陵园出来又赶到另一个陵园,而到山西旅游就大不相同!那有人会问到山西干什么?笔者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到山西是旅游、是览胜,简称游览。或者也可以去山西是游山玩水。
山西省地面上的文物占到全国文物的72%之多,所以可以让你看的文物是目不暇接。我们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历史课本里讲的是4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北京猿人,而现代讲的是发掘于山西省芮城县境内西侯度远古文化遗址的文化遗存证明人类早在180万年前就在这里生存,并且可以钻木取火,狩猎生活了。这样就把中华的古文化、古文明向前推进了一百万年。这就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发现!
山西的历史太过于古老
太过古老的山西历史以至于被遗忘
中国很多历史故事都发生在山西省。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十年历史看深圳,百年历史看上海,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所以十年的中国看深圳。一百年前上海只是江苏省松江县的一个小镇——华亭镇,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东方的大都会,上海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简影,所以百年中国看上海。北京真正成为都会是辽、金、元,曾经有元大都之称。距今已有千年左右,所以千年中国看北京。从周文王以及周武王开始的周朝历史距今也就三千年,所以三千年中国看陕西。那么从炎黄以及尧舜禹时代到现在大约五千年,所以我们说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北上广在古代山西商人眼中只是小码头
历史上的山西省是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余秋雨先生的《抱悔山西》书中写到“在十四世纪末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你想象的地区和省份,而是默默无闻的山西省!直到十八世纪末山西仍然是中国金融贸易中心。北上广汉哪些有模有样的金融机构他们的总部和基地确都在山西省的平遥、太谷、祁县、榆次的老街里,北上广等大城市只是山西财东们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山西省境内古老的华夏传说发生地
在山西这片土地上保留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牛郎织女、孟母三迁、炎黄二帝、尧舜禹的很多传说,晋文公重耳,赵武灵王的诸多事迹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汉文帝刘恒,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没有称帝之前都潜伏在晋阳做晋王。后人评价说晋阳真正属于藏龙卧虎之地!也有评价为龙潜之地!李渊之大唐建立以后特将晋阳封为“北京”,与当时的长安、洛阳统称三大都城。并且李世民素有太原公子之称。李世民北伐胜利回长安途中路过晋阳,在晋阳宫修养期间特意到晋祠拜谒唐叔虞祠,感谢先祖先贤唐叔虞对大唐的保佑,使李家尽快建立了大唐帝国!并且有感而发且仿照王羲之行书书写了旷世之久的“晋祠铭志”,其中“之”字的书写方法就达30多种,充分表达了对晋阳、晋祠的敬谓之情。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国内现存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有72%都在山西省。
山西省地图就像一枚叶子
一叶看千秋的山西省地图
整个山西省呈树叶形状,南北相距800公里,东西相隔350公里,从最北大同云岗石窟往南走,一路上有北岳恒山,应县木塔,忻州五台山,,忻县禹王洞,朱棡母亲的皇后园,太原的晋王祠,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祁县孟母三迁居住地,介休介子推故地绵山,灵石王家大院,赵州城佛教金藏,洪洞大槐树遗址,临汾尧都,襄汾古陶唐遗址,侯马中国古代贸易的旱码头,绛县晋国遗址,闻喜中国著名的宰相村(裴家庄),万荣的秋风楼,荣河的后土祠,运城的关公故里以及名扬天下的“盐池”。尧帝的长子丹朱封地长子县,炎帝神农氏活动的地方高平,晋城晋国历史的總结地。可以说你来到山西可供你游览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数不胜数!
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
山西省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比如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有一座较为有名的佛光寺,是唐代的木结构建筑,至今已经1400多年而且保存完好无损,令当代人非常吃惊!应县城内的佛迦摩尼木塔历经千年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奇迹,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比萨斜塔!但实际上它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要高五尺,是世界目前仅存的唯一一座纯木结构建筑,它的最神奇之处在于塔身塔内没有一根铁钉!
比如祁县的乔家大院,是晋商文化辉煌的一个缩影。晋商的财富可见一斑!比如榆次的常家大院和榆次老城,现在已经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2万平方米,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面积是不计其数,整个大院第一是规制,第二是宽敞。与其他晋商财东不一样,常嗣兴是做茶叶生意起家,从乾隆年间到宣统年间历经七朝延续了150年的生意经久不衰。可谓山西本土茁壮成长的“资本主义萌芽”。地处晋中市最南端的灵石王家大院规模之大比北京的故宫还大1.5公倾。这些大院再一次证明了晋商文化的辉煌,其实晋商比徽商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晋商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相互帮扶重信誉的晋商精神
富可敌国的古代山西晋商
清末年间慈禧皇太后逃难长安时路过山西遭遇“盘缠”吃紧向当地的晋商财东借了一大笔银子,最终也未尝还,但是给晋商留下了一些“宝贝”。诸如乔家的“火车头”,渠家的“哈哈镜”,曹家的“小人报时闹钟”等等不一而足。当时晋商富到什么程度?包头原来是康熙削籓葛尔丹时的一个兵站,由于晋商在包头为清军办理粮草和鎦重,逐渐形成了包头市场;辽宁朝阳市是一个曹姓晋商在当地做豆腐慢慢也形成了市场,现代北京的大栅栏,珠市口大约有80万晋商后裔在此生存发展。把一个小小的兵站,通过贸易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适中的城市(包头),把一个农村小镇通过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中型城市(朝阳),通过诚信经营不断积累在京城里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想象当时晋商的“积累”有多么可观!
山西省的人文历史景观多的让人咋舌
山西省的人文景观还有永济的鹳雀楼、莺莺塔!黄河大铁牛,夏县夏朝遗址,河津“鲤鱼跳龙门”禹门渡,历山的舜帝墓……可以说整个黄河流域古文化遗址都能在山西大地找到踪迹。几十年来一直强调的山西省属能源重化工基地而忽略了这些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通过政府牵头,企业运作山西省的旅游产业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平遥”“云岗”“五台山”“管抋山”“云丘山风景区”“羊头山”等等已经是世界名牌了。
柳河东表里如一的家乡美景
读懂山西也就读懂了中国历史
山西省的特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华夏名人出山西。山西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中华名人大辞典》其中十分之一的人物都是山西省人。
二、华夏文脉在山西。山西的诗人实际上支撑了半部唐诗。如初唐的王勃,盛唐时期的王维,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温庭钧都是山西人。
三、华夏财富数山西。从明初到清末晋商纵横中华大地五百年有余,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尤其是在清朝全国排名前十六的大财东都在山西。
四、华夏人气看山西。
看中华民族还有没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山西省就是一个后劲十足的省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自然资源由于人们的开发利用有枯竭的时候,而旅游资源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笔者认为山西省有这样好的旅游胜地、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文化,既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端着“金碗”讨饭吃!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一个广泛的共识——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潜力颇深的“无烟工业!”
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你认真细致地看懂了山西也就看懂了中国!
本文出自 喜人号 ,原文链接:https://www.sxir.cn/41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太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 阳城鼓书)
太行山 “首始河内,北至幽州, 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 呈东北—西南走向 由此形成的太行山文化带 纵贯南北400余公里 大量的非遗文化遍布太行山 上党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是用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说,在明朝末年 …

昭君出塞曾经过朔州,留下剧种“耍孩儿”红遍雁北
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拜汉元帝。汉元帝下诏曰:“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则将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元帝本纪》)王嫱,就是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还进一步记载了昭君出塞后的生活:“生一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 …

山西这些手工艺品,如果有机会可以买到,一定不可错过
高平绣活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在色彩的搭配上尤其具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黑、蓝、红、紫、或淡蓝、金、银为主要色彩,在表现手法上常常将表现内容大胆的加以夸张变形,不求形似,注重神采,构图饱满,极其符合中

这条贯穿山西一半古城,最佳山西人文自驾路线
要说中国最精美的古塔,要数应县古塔,这一座建造于辽金时期的木塔,连梁思成第一次见到它时,都感叹道:“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两塔均为13层,全高都在54·7米以上,在中国所有的双塔中位

冬季来山西旅游,吃喝玩乐体验山西独特民俗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首,被人们称之为“金五台”,五台山的冬季,降雪平均在60天至100天之间,而积雪日最多可达218天,小气候颇多,这使得五台山成为了国内最著名的徒步朝圣地

山西清徐常丰皮影戏_快要消失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徐皮影戏可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县志记载,当时的皮影戏团体有四五个。一套皮影,一块白布,夜幕低垂时,二胡悠悠,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是指哪个河?已解决
其实这话是有个故事的,郭子仪之孙由于挥霍无度家产败尽,沿街乞讨来到河西庄,想起了奶妈,便去寻访,问了很多人可是人们都说不知道,天快黑时走来一个农夫,他上前一打听竟然是自己奶妈的儿子,到人家家里一看,粮

山西风陵渡赵村历史介绍-山西风陵渡"渡"字由来
2023-01-11
在万里黄河大拐弯处,风陵古渡口旁,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他的名字叫赵村。相传以前村子四周建有城墙,城址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南北城墙的中间并列有两个城门。村中央有一建筑,高大雄伟,好像一个轿顶,而城像一个大轿式,南北各两个城门,好似穿轿杆的两个洞,而东西各有一城门,好像轿的窗,因而人们称此村为轿村。久而久之,语音变化,轿村被称为赵村。赵村 …

山西7旬夫妻建三间瓦房独居深山,靠山吃山养老
2023-01-11
今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又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按照晋南民俗,要在腊八节这一天吃饺子,头一天下午老妈就打电话让今天中午回老家一起吃饺子 吃完饺子孩子说放假后一直闷在家里,提议要上山去呼吸新鲜空气,一行6人便驱车前往中条山上游玩。 在进山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背着柴火回家的大娘,问起山里的居住情况,大娘笑着说现在山里都没人住了,除了2个养牛的在山里临时 …
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
2022-12-28
1973年,山西稷山县马村有一百墓坡频传有“女鬼”现身,盗墓贼吓得精神失常,就连坡上也是怪异现象频出,专家闻讯赶来考古挖掘,竟在土堆下有了惊人发现! 1973年,山西省稷山县境内下了一场大雪,漫天的大雪扑簌簌落在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然而,稷山县马村里有一个土堆却非比寻常,雪落在其上很快就融化了,其他地方皆是白雪皑皑,唯独这里保持了原有的面貌。 …

中国历史上的大水灾(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2022-12-06
中国自古是一个水灾频繁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一次。 一、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 我国最早的洪水灾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相传那时大水经年不退。《孟子》一书说,尧的时候,“洪水橫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于是出现了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 …

山西人为什么喜欢吃醋?
2022-12-06 山西人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每次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故乡的时候,对方总会提到两个梗: “哈哈,你们那里煤多” “你们为啥这么喜欢吃醋呀” 关于煤的问题我们就不说了,不过喜欢吃醋确实是山西人在饮食上很大的一个特点,很多山西人到了外边,也都喜欢带一点山西老陈醋,有的人甚至每餐离不开醋,这种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如果没有醋的话,会觉得食物索然无味! 那么到底山西 …

山西腊八节吃什么东西(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2022-12-04 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吉祥。夏朝时期称腊日为“嘉平”,商朝为“清祀”,周代则称“大腊”。先秦时期,“腊日”在冬至后的 …

山西人是怎么样的?东北人在太原的真实生活
有一部电影叫《北京人在纽约》,说起这个,不禁要说起小编在太原的感受。小编来自辽宁东北,从高考填志愿那天起就与山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学到工作,已经在太原度过了7个年头。现在小编就来说说这些年生活在太原的感受 一、太原饮食 东北人从小吃米,山西人好吃面,大街小巷都是面馆。刚来的那两年真是吃不惯,到现在一天不吃一顿面就觉得缺了点什么,莜面、抻面、 …
热门推荐